整理:媒体的信息再造功能
在互联网时代尚未开启之时,就有专门的媒体做"整理者"的事。比如上海有一份很受欢迎的报纸《报刊文摘》,时至今日依然是四版的报纸,在我的印象中,似乎也没怎么调整过版面。这份报纸的毛利率极高,因为它其实并不进行所谓的原创生产,也不花大价钱购买稿源。它只是转载,然后给原作者一笔其实很低廉的转载费用(这是合法的)。不过,它还是下了一点编辑的功夫,因为要把比较长的原文予以摘编改写为比较短的文章。
互联网出现后,整理这件事变得极为容易,它分为两个步骤:收藏和或分享。整理者一般不改动文字,最多给所整理的文本加上一个到数个的标签。标签与目录夹不同的地方在于:一篇文章如果有若干个标签,它就可以在不同的标签类中出现而无需再行复制一遍。整理后来成了专门的一种应用"网摘",美国的delicious非常火爆,国内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C2C版本,连新浪百度这样的巨头都一度参与过。
整理者与正宗传播学理论中的传者和受者不太相同,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。但他们能改变甚至是再造传播路径:
1)将本来访问不多的文本变得访问极多,类似新浪微博上的很多大V做的转发,在我眼里,就是一种整理:分享;
2)将已经沉没下去的文本再度翻出来。信息世界中信息的寿命其实很短,但经由整理者之手,这些文本再度焕发了生机。
但delicious很快没落了。我和知乎的运营官黄继新专门讨论过这件事,最终达成了共识:早年的整理(收藏分享)在社交基因是很欠缺的,因为它缺少了一个"follow"的按钮。在微博盛行的今天,我们会觉得一个"follow"有什么了不起的,但我做过博客大巴的运营官,我深深地知道,这个按钮用"石破天惊"来形容也不算过分。
在运营博客的时候,为了说服广告商,我称博客传播带有"链式传播"的特征:博客A讨论了这个话题,可以由博客B继续。但我自己明白的是,在博客世界中,链式传播其实是很微弱的。除了一个很难用平常的语言解释清楚的trackback,事实上也很少人用。博客世界中的互相持续访问,大概除了本身就是线下好友外,很罕见。RSS浏览器能部分解决持续访问的问题,但无法形成互相,也就谈不上社交不社交。
我曾经想过不少方法,有些方法今天看来,笨拙得可笑。一直到twitter搞出个follow的时候,我还有些浑然不觉。当微博深入人心后,我才意识到,一个follow,解决了多少当年困惑我良久的问题。
前一段时间,某媒体报道说,新浪微博只有3成的用户在生产微博。这成为了一些唱衰微博者的证据。但其实在我看来,这事非常正常。早在09-10年的时候,微博就是这样的态势。二八法则总是适用的:少数人写,大部分人看。一个平台活跃度的核心关键生产者并不是第一位重要的(当然也重要),整理者——在我看来,才是第一位重要的。
整理者已经慢慢地开始向"智能化"演变,比如本专栏过往一篇《移动新闻客户端,不是门户简单的复制》中其实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:如何向用户推送ta感兴趣的信息。这个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,借助"follow",让用户向用户推送,也可以由机器执行一定的算法后向用户推送。我以为,这两者都必须存在。只有第一种,新登陆的用户会不知所措;只有第二种,信息的类别会有些枯燥,毕竟,计算机是没有联想能力的。
单纯的整理者应用,至少到目前为止,商业上并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。但在一个较为庞大的we media场域中,整理者(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)会帮助这个场域在活跃度上提升至少一个量级。这是任何一个从事内容平台的人,都必须注意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