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媒介融合背景下,广电携手微短剧共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

   

    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,“广电+短剧”模式正成为推动传媒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力。通过媒介整合、产业融合与爆款内容的打造,广电媒体不仅能够巩固自身主流媒体的地位,还能激发短剧产业的无限潜力,共同开辟传媒产业的新蓝海。

 

一、 媒介整合:巩固广电主流媒体地位,整合媒介资源

 
   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,传统广电行业正积极探索转型之路,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。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,广电一直是中国社会最具公信力的媒体,深入地影响着国人的娱乐和生活,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,广电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。
    近期,在广电总局“跟着短剧去旅行”的政策指引下,全国多家广电开始密集布局微短剧赛道,品牌、文旅等相关领域与广电、微短剧之间的融合创新成为发展趋势。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宣告着:广电作为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强势回归!
 
广电的媒介资源整合:
1.电视广播:
    不断强化广电的传统媒介优势,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播出短剧等创新视听内容,不断革新技术及终端,降低使用难度,扩大覆盖范围,在中老年观众群体的基础上扩大新的受众圈层。
2.融媒体中心:
    融媒中心是广电业务增长的重要落脚点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串联广电系统内部媒介资源形成合力,实现内容的多渠道分发,提高内容的可达性和影响力,不断强化广电媒体的公信力、号召力、传播力。
 

案例:河南广电融媒APP 大象新闻客户端

    在大象新闻里,用户可以看电视、听广播、读报纸,开设直播、时事、短剧等专题频道,同时开发民生政务服务系统、本地特产商城、新媒体账号矩阵等多样功能,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使用需求。

 

图 / 大象新闻 广播电视界面、民生政务界面

 

    “2019年,河南广电旗下大象新闻客户端成立。以“台就是端,端就是台”为基本战略定位,打造“手机上的河南广电”,成为河南广电音视频的汇聚平台、优质内容的展示平台、强势IP的首发平台和名牌栏目的互动平台。” “大象新闻的营收结构,主要由媒体主业板块收入、创新产业板块收入构成。前者占总营收的60%,后者占比40%。其中媒体主业板块,主要包括广告、政务运营和全案营销;创新产业板块,主要包括大象MCN、商业视频生产、青少年教育板块等项目构成。”(来源:国家广电智库)

 

图 / 大象新闻 微短剧界面

 

3.新媒体矩阵:

    广电开发建立包含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、直播平台在内的新媒体账号矩阵,可实现广电内容的多维覆盖和深度触达。

 

案例:河南广电大象新闻中心新媒体矩阵

    “大象MCN项目拥有全网账号300+,总粉丝量2亿+,其中千万粉丝以上账号4个,是河南地区数据规模最大的媒体MCN机构。截至2023年8月底,大象新闻抖音号粉丝量2959.8万位居河南省第一,点赞量25亿。猛犸微博粉丝1066.1万,成为河南台千万级微博账号。2022年度大象MCN成立第一年即实现盈亏平衡。”(来源:国家广电智库)

 

4.短剧平台:
    短剧平台的投流机制与新媒体平台分发机制,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推广渠道。依托现有网络信息技术,实现精准覆盖、高效触达,与传统媒体形成优势互补。与此同时,实时的数据监测,为传播效果提供了准确、动态的反馈。短剧后台的大数据能够为产业各环节提供可靠的优化引导,实现根据投放效果实时优化投放策略。

 

图 / 华夏短剧 小程序界面展示
 
5.互联网平台:

    广电与“爱优腾芒”、“抖快小”等各视频网站、流媒体平台合作进行内容分发,利用平台的算法优势,精准推荐给目标用户,扩大内容传播声量;

    广电与京东、淘宝、天猫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行合作,深化短剧品牌赋能,为品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;

    广电与各大旅行平台如携程、去哪儿等平台合作,助推文旅、美食、酒店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。


 

二、 产业融合:充分发挥短剧产业优势,促进产业融合

 
    “不可否认的是,短剧是当下热度最高,用户最广的内容形态之一”,视听大会上,这句话被反复强调。短剧的热度持续走高,越来越多的行业以短剧为介质,实践探索业务发展新增量。一场围绕微短剧展开的多产业、多生态、多样式的产业融合大幕徐徐拉开。
 
1.微短剧的优势在于:
1、内容优势:容,融合力强,创作空间大。
2、渠道优势:全,渠道多样,多媒介无门槛。
3、效率优势:快,制作周期短,项目开展快。
4、数据优势:准,投流推广精准,效果实时可见。
5、潮流优势:火,符合用户需求,大众娱乐新宠。
 
2.“广电+短剧”产业融合模式:
 
①内容共创、渠道共享:广电与短剧平台、品牌方等联合出品,共同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短剧项目,丰富内容生态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广电与互联网平台等媒介资源方深入合作,充分发挥媒介特性,共享传播渠道,扩大传播面积,实现合力出圈。
②品牌植入、产业合作:借助时下短剧的流行趋势,广电可以与品牌商开展深入合作,进行软性品牌植入,提升品牌曝光度,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。项目推进中涉及到场地、餐饮、住宿、服装等产业链路合作,整合发展成为完备的产业生态。
 
③文旅融合、激发活力:结合地方特色,短剧可以成为推广城市文化、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,广电可与地方文旅部门、本地产业等开展深入合作,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 
    2023年,微短剧《去有风的地方》让云南旅游再次出圈;北京市广电局指导抖音、华策影视联合出品短剧《我的归途有风》:以四川乐山非遗美食为切入点,将川菜文化与剧情融合,自推出以来播放量超1.8亿; 2024年,《我的阿勒泰》火爆全网,五一小长假期间,阿勒泰共接待游客10.69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8616.14万元,同比增长43.19%。
 

三、 爆款出圈:精品内容助推爆款出圈,谋求业务增长

 
    互联网时代:观众即是消费者。一座城市、一个品牌“出圈”、“爆火”过后,相关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以微短剧为载体,通过媒介资源的整合及产业融合创新,制造全网爆款产品,能够为区域经济注入爆发性增长的活力,快速提升品牌价值、关注度,实现广电业务新增长。
 
广电+短剧爆款内容趋势:
①精品化:
• 专业制作:广电媒体凭借其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和经验,可以确保短剧在编剧、导演、摄影、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达到高标准。
• 深度叙事:即使是在几分钟的短剧形式下,也要追求深度叙事,通过精炼的剧情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,触动人心。
• 创新创意:不断探索新的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,使内容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,避免同质化。
②本地化:
• 地方特色:充分展现地方特色,如方言、美食、建筑、节日等,增加内容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内涵。
• 社会话题:关注本地的社会议题,如城市发展、环境保护、教育就业等,使内容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感。
• 社区参与: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内容创作,如提供故事素材、担任群众演员等,增强内容的本土性和观众的归属感。
③特色化:
• 风格定位:明确本地内容的风格定位,如悬疑、喜剧、励志、科幻等,形成稳定的观众预期和偏好。
• 品牌植入:巧妙融合品牌元素,如通过剧情植入、场景再现等方式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好感度。

• 技术创新: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,如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,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。

 

结语
    “广电+短剧”模式通过媒介整合、产业融合与爆款内容的打造,实现多方共赢,为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在这一过程中,广电与短剧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,深化资源整合,共同探索传媒产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。未来,相信在广电强有力的布局及引领下,短剧行业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。为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、提升短剧文化价值传播、加速产业创新升级、丰富老百姓的文娱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能!